在澳大利亚的零售市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上演。国际快时尚巨头Temu和Shein,以及电商巨头亚马逊,正迅速改变着澳大利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如今,无论是寻找时尚衣物、家居装饰、户外家具,还是电子产品,澳大利亚消费者很可能首先会想到Temu、Shein或亚马逊。据Roy Morgan研究显示,Temu已占据澳大利亚零售市场的近五分之一份额,每年吸引380万人进行至少一次购物。Shein也不甘示弱,拥有超过200万澳大利亚忠实顾客。尽管亚马逊依然稳坐头把交椅,拥有790万购物者,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可小觑。
市场研究预测,到2030年,亚马逊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10%上升至至少25%。然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澳大利亚本土零售企业却遭受了重创。尤其是Wesfarmers旗下的Catch平台,成为了这场零售大战的最大牺牲品。Wesfarmers董事总经理Rob Scott坦言,公司难以与这些海外品牌展开激烈竞争,近期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加剧严重影响了Catch的财务业绩和增长前景。
Pattern Australia董事总经理Merline McGregor指出,澳大利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竞争异常激烈。她认为,澳大利亚市场并不足以容纳众多企业同时开展相同业务,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并与消费者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面对Temu和Shein的迅速崛起,Catch的市场地位备受质疑,其产品范围和商品种类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Temu和Shein这两家中国廉价企业,通过相似的商业模式迅速抢占了澳大利亚电商市场的份额。Temu以“组队降价”为理念,于2022年9月在美国推出,并凭借2023年超级碗期间的广告迅速走红。随后,它迅速扩展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而覆盖全球50个国家。而Shein则由中国亿万富翁许仰天创立,其产品直销150个国家,自称为全球在线时尚和生活方式零售商。
与亚马逊稳扎稳打的策略不同,Temu和Shein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市场扩张方式。麦格雷戈女士表示,亚马逊在澳大利亚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逐年通过Prime会员服务、大都市地区的当日送达以及订阅和节省等产品增加市场份额。而Temu和Shein则更加注重快速购买市场份额,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价格竞争来吸引消费者。
然而,这种快速崛起的背后,也对澳大利亚当地经济产生了连锁影响。Sendle董事总经理Laura Hill指出,由于生活成本压力持续存在,澳大利亚消费者仍在寻找最便宜的购物选择。这导致大量消费者转向海外购物平台,对当地经济,尤其是小企业部门造成了巨大冲击。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小企业认为这些海外购物网站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43%的企业表示这增加了客户对免费送货的期望,进而成为企业的额外成本。
希尔女士强调,尽管小企业具有韧性,但它们面临着来自这些大型外国企业越来越大的压力。她担忧地表示:“如果Catch无法竞争,那么购物街上的小型时装零售商还有什么希望呢?”她进一步指出,2024年是新冠疫情以来企业破产数量最多的一年,零售业排名第三。Catch只是众多无法竞争的家喻户晓品牌之一,其他如Mosaic和Godfreys等品牌也相继宣布关闭更多门店或倒闭。
在这场零售大战中,这些国际巨头如何诱骗顾客消费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迪肯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消费者行为高级讲师Paul Harrison表示,在线零售商利用稀缺策略来鼓励消费者在网上消费更多。他指出,这是一种进化的过程,人们面对稀缺资源的本能反应被转移到了消费领域。营销人员试图利用这些心理偏见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然而,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是非理性的,因此营销人员的策略往往能够奏效。
随着国际巨头的不断涌入和本土企业的艰难求生,澳大利亚零售市场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最终胜出,尚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