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机器人公司脱离OpenAI,自研AI模型冲刺人形机器人市场

   发布时间:2025-02-05 09:10 作者:任飞扬

近日,机器人领域的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业内权威媒体TC报道,专注于将通用人形机器人推向商业与住宅市场的Figure AI公司,在一场于X平台举行的活动中突然宣布,将终止与OpenAI的合作关系。

这家坐落于湾区的创新企业,因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决定集中力量发展内部技术。Figure AI的创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在与TechCrunch的深入交流中,虽然对具体技术细节保持神秘,但他信心满满地透露,公司将在接下来的30天内,推出一款颠覆性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回顾往昔,OpenAI一直是Figure AI的重要支持者,两家公司曾携手宣布了一项旨在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模型的合作计划。彼时,Figure AI还成功融资6.75亿美元,公司整体估值飙升至26亿美元。截至目前,Figure AI已从各路投资者手中累计筹集了高达15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Figure AI竟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与OpenAI分道扬镳。要知道,与OpenAI的合作无疑能迅速提升Figure AI的品牌影响力。去年8月,双方还曾共同宣布,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将采用OpenAI的模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谈及此次合作的终止,Adcock坦言,整合成为了最大的难题。他解释道,OpenAI作为一家业务广泛、拥有众多智能模型的大型公司,其重心并未放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对象的Embodied AI上。相比之下,构建一个专为特定硬件量身定制的端到端AI模型,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我们发现,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具身人工智能问题,就必须实现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垂直整合。”Adcock向TechCrunch强调,“我们不能将人工智能外包,正如我们无法外包硬件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同时,它也是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的重要支持者。与大多数专注于仓库和工厂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不同,1X已将重心转向了家庭场景。

去年9月,在Figure AI位于桑尼维尔的办公室内,Adcock就曾向TechCrunch透露,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家庭环境下的系统应用。然而,这并非Figure AI的首要任务。毕竟,在新技术探索方面,汽车制造商往往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实力。例如,宝马就已宣布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工厂部署Figure机器人。

有趣的是,OpenAI似乎也在悄悄布局自己的人形硬件。近日,该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申请文本中不仅提到了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还涉及了具有通信和学习功能、用于协助和娱乐人类的人形机器人。

尽管知识产权申请并不能直接预示未来产品的品质,但这两条消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相继传出,仍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Figure AI的大规模融资使其得以迅速扩大硬件和软件团队。为了容纳快速增长的员工队伍,公司还迁至了湾区一个更大的办公场所。

在专有软件方面,苹果生态系统的产品开发方法无疑提供了诸多启示。通过紧密结合硬件与软件,可以创造出极具协同效应的产品。然而,这一过程既充满挑战又极为耗时耗力。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公司仍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开发自己的定制人工智能模型,而业内合作也依然普遍。

例如,去年10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就宣布与丰田研究院携手,为Atlas人形机器人注入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力。这一举措无疑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