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带涡虫上太空,探索生命再生奥秘与空间环境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24 13:17 作者:陆辰风

近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吸引了全球目光,其目标时间锁定在4月24日的17时17分。而此次飞行任务中,除了宇航员之外,还有一位体型微小却极具科研价值的“乘客”——东亚三角涡虫,它们将一同踏上太空之旅。

涡虫,作为扁形动物的代表,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模型。此次进入太空的涡虫,是经过特别挑选的无性繁殖个体,体型小巧,仅指甲盖大小。

涡虫之所以成为此次太空实验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卓越的再生能力。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割成279份,令人惊讶的是,一周后每一份都能再生出完整的涡虫。这种在动物界中罕见的再生能力,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更引人关注的是,涡虫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70%以上。因此,对涡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其再生机制,还可能为人类细胞老化、延缓衰老等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为了确保涡虫在太空中的生存和实验顺利进行,山东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精心准备。他们挑选了健康活泼、体型合适的涡虫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48段涡虫分别装入涡虫芯片,放入培养池中,再安置在恒温箱中,以模拟适宜的生存环境。这些涡虫芯片实验盒将随神舟二十号一同进入太空。

进入太空后,涡虫芯片实验盒将被放置在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科研人员希望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影响,探寻空间复合环境对生物体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

与此同时,地面实验室也设置了与中国空间站相同的实验环境,以进行同步实验。为期六天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将涡虫芯片实验盒带回地面,科研人员将对其中的涡虫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取空间复合环境与地面环境下涡虫再生过程中关键时段的差异基因图谱。

除了涡虫之外,斑马鱼和链霉菌也被选为此次太空实验的研究对象。斑马鱼实验将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旨在明确蛋白稳态在失重条件下对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链霉菌则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链霉菌实验将研究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空间环境对生物体影响的理解,还将为未来太空医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细胞老化和创伤修复的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