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传言沸沸扬扬,称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正与腾讯音乐集团就潜在的收购事宜进行秘密谈判。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交易的估值相较于喜马拉雅早前的预期已有大幅度缩水。
不仅如此,喜马拉雅内部似乎也正经历着一场人事大地震。据相关报道,自2023年底以来,该公司已在内容、技术等多个关键部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非但没有减缓,反而愈演愈烈,公司内部实施了多轮“人员优化”,导致员工总数锐减,截至目前,仅剩约1500人坚守岗位。
面对这一连串的爆料,喜马拉雅官方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对于“出售”一事并不知情。同时,他们还透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数据:截至回应发布的前一日,即2025年4月24日,通过公司钉钉办公系统查询到的在职员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2300人,与之前的报道大相径庭。
腾讯音乐方面对于这一收购传闻则显得相对淡定。公司发言人向媒体表示,类似的收购谣言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几年前就曾有过类似的消息流传于市面之上,因此他们对此类传闻已习以为常。
回顾历史,喜马拉雅曾有过一段雄心勃勃的上市之路。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早在2021年,喜马拉雅就曾计划赴美IPO,当时的估值高达约5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364.58亿元人民币)。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潜在收购估值却可能已降至10-15亿美元之间,缩水幅度之大令人咋舌。腾讯音乐此前也曾涉足音频领域,于2021年以2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音频平台Lazy Audio。
尽管双方均对收购传闻持谨慎态度,但市场对此的关注度却丝毫未减。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这一潜在交易究竟能否成行,以及它将如何影响中国音频市场的格局。
无论如何,喜马拉雅和腾讯音乐的这一番纠葛,无疑再次将音频市场的竞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未来,谁将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