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软旗下的必应图像生成器(Bing Image Creator)经历了一次技术波折,引发了用户的广泛关注。据科技媒体Windows Latest的最新报道,微软在尝试将必应图像生成器的核心模型从DALL-E 3的PR13版本升级至PR16版本后,因效果不佳而迅速采取了回滚措施。
回顾去年12月19日的消息,微软曾高调宣布,其必应图像生成器将采用DALL-E 3的PR16模型,这一新版本在提升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将生成速度提高至原先的两倍。然而,这一技术升级并未如预期般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
自PR16版本上线以来,用户反馈纷至沓来,普遍指出新版本生成的图像质量大不如前。用户们抱怨称,PR16生成的图像看起来“塑料感十足,缺乏必要的细节”,与PR13版本相比,整体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PR16在人物图像的生成上也显得力不从心,生成的人物形象显得不够真实,缺乏自然感。
不仅如此,用户们还发现,PR16版本在艺术风格和摄影技巧的模仿能力上也出现了明显的退步。这一变化让用户们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待新版本能够带来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图像生成体验。
除了图像质量的问题,PR16版本还因审查力度过猛而引发了用户的争议。有用户在尝试生成动漫图像时,发现“黑色短发”(Short black hair)这一描述竟然触发了审查机制,导致图像无法生成。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PR16版本的不满。
面对用户的强烈反馈,微软官方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承认PR16版本确实存在问题,并决定将其回滚至PR13版本。然而,由于部署过程的复杂性,全部用户完成回滚预计需要2-3周的时间。对于付费的Copilot Pro用户来说,他们将能够更快地回滚到PR13版本,从而恢复原有的图像生成体验。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技术升级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反馈,确保技术升级能够真正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